他山之石——湖州中学教研节感悟

  • 2018.06.05
  • 教研动态
  • 作者:张弛
  • 来源:原创
  • 点击量:

湖州中学于本月23日至27日举办了主题为“基于精准教学的课型研究”的教研节,我有幸受邀参加了23日的地理学科的相关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由湖州中学薄瑛瑛和受邀开课的湖州一中的贺雲两位青年骨干教师开设的主题为“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同课异构的两节示范课;湖州中学还邀请省学选考命题专家、特级教师,温州中学雷鸣老师做了“高中地理课堂留白的思考”的专题报告。

   薄瑛瑛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节诗情画意的课。首先以《那一方湖漾》为题,结合湖州湖漾众多的特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湖漾为例,引领学生学习湿地的概念和类型,探究湿地的多方面价值;再以“湿地”“失地”“诗地”为线索,以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导出现今城市湿地面临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整个授课过程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效果明显。受邀开课的贺雲老师,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和学生的“默契”程度较低,所以贺老师另辟蹊径。首先以杭州的西溪湿地为例,在简单讲解完湿地这节课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再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分别扮演湿地的“原住民”(丰富的动植物)、湿地的“新居民”(人类和各种产业活动)、审判团、观察团,进一步结合“法庭辩论”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来辩证的看待是为了发展破坏湿地还是保护性开发这一核心问题,现场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实践力。

下午,我们迎来了培训中的重量级人物温州中学的雷鸣老师。结合上午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形式,雷老师重点讲解了地理课堂“留白”的必要性。“留白”本是中国国画的一种技法,通过虚实相生,体现无画处的玄妙,而地理课堂的“留白”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行去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力。所以,知识不是教师交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学来的,教师只是引领学生进入地理课堂,具体的学习过程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也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防止学生走上“弯路”。

新时代的高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古语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多去学习他人之石,来雕琢好我们自己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