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修报告

  • 2019.01.27
  • 教研动态
  • 作者:史文波
  • 来源:
  • 点击量:

2018年金秋十月,有幸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第四期中小学校长班,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聆听了国立教育学院专家、教授的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与教授、老师、学生对话、询问与交流,而后慢慢咀嚼、品味、消化,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同时其物质资源十分匮乏,人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因此,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是高度契合的。新加坡在教育上的投入仅次于国防,它的教育制度在继承了英国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身独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仅普及普通的国民教育,同时注重精英教育;不仅在教学质量上精益求精,更在学生品格和价值观上着力培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对新加坡人来说,不论种族、宗教或语言,我们必须让有天赋才能的年青一代接受最高的教育,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新加坡推行精英教育。其理念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让优质教育资源首先满足资质优良的学生,以使教育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说,新加坡教育的成功是跟这个国家合理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的。

新加坡教育部对于教育有明确的发展理念,新加坡教育的愿景:建设重思考的学校,学习型国家,培养好学习的国民。教育的使命:塑造新加坡的未来。教师愿景宣言:引领、关怀、启发;教育策略: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少教多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为本、以人为本、热诚学习、追求卓越。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为所有学生提供至少十年的通识教育。预期达到的教育成果:在德(道德观念)、智(智力)、体(体力)、群(社交能力)、美(审美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新加坡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发挥所长,注重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树立世界观,面向世界,开拓视野。教育的使命是要创造国家的未来,这将是通过培养新加坡的人民以他们去开创国家的未来。教育服务会提供给所有孩子一个平衡和圆满完整的教育,以发展每名孩子的潜力,培养他们成为好公民,孩子将意识到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所持有的责任。

在过去的50年里,新加坡政府不断调整教育政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观念:1955~1978年,新加坡教育以生存为主导,实施双语教育。1965年独立以后,特别是1979~1996年,整合教育体系,强化竞争元素,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精英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力的学生从小严格筛选与分流,强调卓越教育,推行以效益为主导的科学教育。1997~2010年,新加坡提出“重思考的学校,爱学习的公民”的教育愿景后,新加坡的科学教育开始了新的转型,全面推行能力取向的科学教育改革。2011年以来,新加坡教育注重价值与性向为主导,加强学生的品德与公民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做准备,创造多途径的教育观。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使新加坡的教育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质量,为世界各国所瞩目。新加坡的教育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为本。新加坡教育从来都是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新加坡教育部长曾表示:新加坡教育的动力主要是“人”。新加坡为每一个人才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学校也希望每个孩子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自己,找准自身的优势,并把优势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成为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动力。

2.注重能力培养。新加坡教育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强调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新加坡教育部强调创意教学,追求创新和改变,这从这些年来新加坡的教育改革中就能得到体现。新加坡的学校旨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讨论中碰撞出新创意。因此,新加坡教育部还提出“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通过调整课程安排、修改教材,促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时间尽量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3.因材施教分流教育。新加坡的小学分为基础教育阶段和定向教育阶段,小四之前,所有学生都要接受基础课程的教学,包括英语、华文和数学,其他课程包括了音乐、美术和手工等等。而在小四结束之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流。依据学生水平,分别有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普通课程班。中学教育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小学毕业以后,学生有三种求学途径:一、进入中学,学习普通课程、快捷课程或特选课程,为期4-5年;二、选择一所提供直通车课程的学校,直通车课程包括了中学课程和高中课程;三、选择一所专长于某一科目(如:体育、数学、理科或艺术)的专科自主学校,也可以进入(或继续在)外国源流学校或私立学校学习。在4-5年的中学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特选、快捷和普通三种课程中进行选择。选择不同课程的学生将有不同的学习重点。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尽管备受争议,但是这一制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弱项来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做到了因材施教,节省了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在新加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4.系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新加坡学校品德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确价值观念,即“能够对自己、家庭、邻居、社会和国家尽自己义务”和“能明辨是非的良好的与有用的公民”。新加坡融合各民族、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的五大共同价值观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价值观也是学校德育的总纲,其德育目标是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忠于祖国被放在首位。

在新加坡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德育目标,比如新加坡中学德育的总目标是为未来新加坡培养有道德意识的公民。表现为:培养学生具有高尚之品德,善良之性情,强健之体魄,优良之习惯,爱国爱民之意识及各民族互助合作之精神,以期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之青年,藉以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材。具体目标从七个方面进行培养:培养良好品德;发扬个人潜力;促进人际关系;评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扬社区精神;加强对文化和宗教的认识;培养献身于国家建设的精神。经过不断的发展,新加坡形成了与其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相适应的,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格局,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新加坡是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东方价值观成功结合的典范。

借鉴新加坡经验,个人觉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行动:

1.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做实道德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力与思维力的培养,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我省深化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在课程建设与规划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探索因材施教,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逐步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有效的提升,体现高中教育的基础性与特色性。

3.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用于精准教学,创建精准备课、有效讲评、针对练习、个性辅导、科学研究的教学途径,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4.加快高中生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教育,关注不同群体、关注个体,注重细节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重视成绩但不急功近利,以务实的精神推动全面发展学生的行动,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发展。

结束语

新加坡的教育确实在全世界是优质的,它的成功要素之一在于务实。而我国的教育经过不断的投入与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难点。但教育对个体来说是不可逆的,因此,教育改革不可急功近利,应该尊重基础与现状,循序渐进。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学生素质的提升,为努力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