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高考常客——听潘瑶仪《昆曲》一课

  • 2019.04.17
  • 教研动态
  • 作者:朱淼芳
  • 来源:
  • 点击量: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六第六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第一、二节内容。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据重要分量,也成为了在老高考和新高考的真题、模拟卷中的常客。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二的学生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但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戏曲艺术。

(一)、问题环环相扣,严谨知识体系

学生对戏曲的关注非常少,不喜欢听昆曲,也听不懂昆曲在唱什么。对昆曲知识的积累几乎为零,了解昆曲的发展历史,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关注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课索要解决的问题。潘老师整节课设置了五大问题,娓娓道来昆曲的地位、发展、文化价值、保护。你所了解的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为昆曲?昆曲的文化价值?为什么有清朝统治者撑腰的昆曲,最终还是在“花部”与“雅部”的竞争中趋于败落呢?拯救与保护?

其中在何为昆曲环节中详细探寻了昆曲的历史渊源,从形成、革新、曲调演唱、曲调运用、乐器伴奏、登上戏曲舞台、兴盛、衰落。其中在谈及昆曲文化价值时从剧本、唱腔、表演,其中表演又着力从脚色、戏服、脸谱处,昆曲始创的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定的剧本结构,为以后各种戏曲所继承。昆曲创造的演员组合制,也为以后其他戏曲所继承。脸谱也成为中国戏曲的象征。
。在昆曲衰落的历史轨迹中展开“花雅之争”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对昆曲的特点和文化价值有深度的知识目标认知。在对保护昆曲环节提出首先是加强全国人民对保护昆曲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实际行动。当然,培养人才、增加资金的投入、设立的剧场、对昆曲进行改革创新,都是昆曲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多元材料,丰富内涵

潘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昆曲的高雅艺术兴趣,大量借用了昆曲的各种花样扮式图片、播放了牡丹园的唱段,聆听欣赏昆曲之美。

潘老师引用材料 “让年轻人一生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
“《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引起学生思考白先勇先生的做法是否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白先勇先生强调按正统、正派、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尝试。

由于课堂的时间限制,应该可以尝试使学生深化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上的差异认识。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的同时,还需要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对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以便更好得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