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里的“守望者”

  • 2016.04.07
  • 班主任工作室
  • 作者:
  • 来源:
  • 点击量:

谁的等待,恰逢花开?谁的等待,不是寂寞。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花开,不强求;安静地守望着,看着花苞华丽转变,不放弃。那一声并不是很清楚却等待了很多年的“老师”是对特教老师最大的鼓励。

“天使”班的孩子有着天使般的脸,天真单纯。他们渴求认知这个社会,他们期待懂得别人的眼神,这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原就是一件本能的事情,可是对于这些孩子呢?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的茫然,读懂了眼神里的无奈,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丈量生命,自然不会怨恨生命的不公,他们认真地努力地来读懂老师传达给他们的任何信息。课堂上老师用自己的温情来带领着孩子们认知社会,了解世界。看着孩子们因老师蜡笔下跳跃出的兔子、苹果而开心大笑时,我为之动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特教老师的不易,他们为每位学生制定独立的学习计划;他们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他们可以从学生的肢体语言知道学生的需求(如:班中一位自闭症孩子用手敲击一次桌子,并点向水杯,说明他要喝水了)。特教老师们用自己的爱和责任陪伴这群单纯天真的孩子学习着,生活着,进步着。看着学生由之前对社会的未知到对社会部分的已知,我很是感慨,感慨特教老师的伟大和奉献,然而除了感慨,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我无数次地问自己:如果时光倒流,重新选择,我会愿意选择成为特教老师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行动上可以接受,但是心里其实是拒绝的。是怕苦怕累吗?显然不是。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但是心里难受了那就真会一事无成。教育这些孩子太沉重了,沉重到我的内心无法承受,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脆弱。看着孩子们无辜的眼神,看着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感知着这个世界,我很难做到淡定。我会考虑很多,我会想到孩子们的未来,我会想到若干年后,当某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得不离开学校却无法被社会接纳包容的时候,我会难过,会焦虑,难过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会焦虑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相信站上了特教的讲台,我们都会爱自己的学生,正因为会爱得深沉,也许会更加逃避吧?反思之后我发现自己还需要学习,还需要沉淀,还需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很庆幸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让我审视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对话。

回到学校,我继续做着班主任工作,我的心态有了改变,这个改变不是形式,是内在。我翻阅了让学生制定的高考目标,看着学生们制定的五花八门的计划,我在内心深处不断地责备自己,怎么可以如此敷衍?怎么可以不对学生进行高校和专业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呢?自责之后我开始认真研究高校和专业,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我的学生们。让学生不再迷茫,是我作为班主任应尽的一份责任。在不断的研究学习中,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着……何必急着去完成某项任务呢?我懂得了为完成任务而做某项工作,那仅是完成了某项任务而已,实际呢?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耐心一点吧!耐心地学习,学习不曾学的,学习不曾懂的;耐心地等待,等待着所有的花苞盛开,等待着瓜熟蒂落。如特教老师般用一双手一颗心耐心地守护着我的学生们,我可以预见他们光明的未来。

体验活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让我在审视自己之后更懂得了“爱与责任”,做教育里的“守望者”,静静地守望着学生们的成长,守望着学生们的进步,守望着学生们的梦想……

 

 

 

吴兴高级中学  崔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