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国界——听一位初心不改的“老外”聊他的教育故事

  • 2019.10.25
  • 班主任工作室
  • 作者:沈建明
  • 来源:
  • 点击量:

在美国洛杉矶霍巴特小学,有一间广为人知的神奇教室——第56号教室,从那里走出来的学生在全美标准化测试中名列前10%,可谓个个都是优等生。这都是因为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他曾获英国女王亲自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誉为“全美最佳教师”。

要知道,这所小学的大部分学生来自非英语系移民家庭。贫困的家境和糟糕的生活环境使得很多孩子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诸如厌学、打架甚至吸毒。而雷夫·艾斯奎斯能取得如此成绩,堪称奇迹。他将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在中国被翻译成《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他被中国民众熟知。

说来也巧,10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班主任六周年年会,而年会演讲嘉宾中就有雷夫。于是,我就带着雷夫的书去现场听了他本人的故事叙述。

演讲开始,雷夫就调侃起美国教育的不完美,更直言教育界存在很多谎言,比如学校领导也常常顽固不化,学生并不是个个都天真烂漫,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被教育成优秀的人。但是,他突然话锋一转,抛出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作为老师,那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呢?”

雷夫无比坚定接着说:“我要做一个好人,一个谦和的人,努力工作的人,我就是学生的榜样。Be the person you want the children to be.”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多么易懂的道理!但是从他口中说出来,我感受到了特别的力量。因为雷夫把这句话默默坚持了30多年,并且把这种信念写进了他的著作。这次演讲的前半部分,雷夫围绕着书中的内容展开,其中就讲到了他运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方法。这里,我也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过程,谈一谈这“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不想惹麻烦。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的,大人总是尝试用威胁的语言让孩子变得“乖巧”。回想几年前,还时不时听到有些老师以“叫家长”名义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做确实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可否认,双方总是处于痛苦的拉锯战中。如果不巧遇到个别“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带来的效果微乎其微。雷夫的教室没有害怕,取而代之的是信任。他希望孩子们自己相信,保持良好的行为的本身就是正确的,并不是因为害怕。这是从他律通往自律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学生想得到奖励。“奖罚分明”是教师们惯用的伎俩,面对低年级儿童似乎很奏效,但对高中生而言,一般性的奖励或惩罚似乎已经变得流于形式,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细想来,这种思维也只是在上一阶段基础上衍生而来,并非高明的做法。

第三阶段:学生想讨好别人。这种思维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比如我们常常教育那些行为不良的学生,别再让父母操心了,不然对不起辛苦工作的父母。从此,学生变成了仅仅为了讨好父母而读书的人。由此可见,打“感情牌”有时候的确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往往是建立在某个危机事件上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阶段:学生要遵守规则。这是我们最熟悉的阶段,学校有条目细致的校规,大部分班级也制定了富有特色的班规。当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了相关规章之后,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遵守的,如若不遵守,就按照既定规则接受惩罚即可。规则之下,自成方圆,但学生也需要有突破规则的智慧和勇气。有一段时期,公寓办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使用充电台灯,但对于高中生而言,晚上10点熄灯后不能用台灯学习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迫于规则,个别学生就装起床帘,在密不透光的床上看书学习。且不论该行为是否对管理带来麻烦,但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他们慢慢有了争取自身权益而突破规则的思维。

第五阶段:学生能为他人着想。按我的理解,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不要损害他人,比如食堂不插队,自修课上保持安静等等;第二层次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说的是人不能局限于自己,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落实教室的垃圾分类,从小处讲,其实就是避免让保洁阿姨收回去再分拣一遍,做到换位思考。在我看来,若思维能到这一阶段了,教育应该是成功了,但是雷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阶段:学生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并奉行不悖。这个阶段是没法通过教学达成的,但确实有人能够达到。在我几年的教学经历中,的确有几个特别有个性的学生出现,但回想起来,他们也并不能完全算作是达到第六阶段的人。也正因为我拜读了雷夫的书,我会更加留意那些看似“特立独行”的学生了。我想,他们被世界温柔对待后,一定能发展出自己的立场,并保有坚定的信念走下去。

雷夫是伟大的,他既注重阅读,通过阅读教会学生感悟人生;也注重实践,创办“霍巴特莎士比亚剧团”,带学生到处游学,通过实践教会学生生活技能。他将“谦和”“专注”“技多不压身”的人生信念深植于学生内心,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人。

雷夫也是平凡的,他的教育道路同样遇到过挫折和苦恼;他的教育理念也并不高深,贵在坚持初心,凭一腔热血走到今天。

虽然他的很多教学手段很难在中国复刻,但是他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演讲的最后,一位老师现场问雷夫,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雷夫回答: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和社交媒体,每天多陪陪孩子。我们可以教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要过分依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