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吴兴高级中学 >> 吴高文章 >> 校务公开 >> 制度建设 >> 正文
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9学年目标分解要点
作者:徐红    文章来源:校务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2           ★★★   【字体:

.学校办学发展性项目100

评价要素

学校目标

责任人

(处室)

主要落实措施

自查办法

督评建议

1.规划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与学校文化特色,重点突出,具有进取精神;近期目标、中长期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体现学校阶段性、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发展规划得到教职工、学生、社会广泛认可。

2.目标管理:依学年度将发展目标和规划分解成任务、项目,具体实施策略得当。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目标:省内有影响,市内有地位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近期目标:努力实践“三个转移”,又好又快发展学校。

220099月至20117月,进一步完善扁平化管理模式,以教师培训和特色课程的创建来提升学校内涵,提高学校文化力。20119月至20127月,学校在省市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3.制定每一学年目标分解措施和实施策略。

严忠俊

 

(校务办)

1.                 由校务办和学术委员会牵头起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并提请教代会审议通过。

2.                 努力践行校长室提出的“三个转移“目标,注重学校可持续发展。

各处室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每一学年目标分解要点,并根据目标分解要点制定工作计划.

1.                 举行校务会议和中层学习会,认真讨论、修改

三年发展规划。

2.                 各处室、年级部及时上交工作计划。由分管校

长检查。

 

课程

建设

1.课程设置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和学生实际,创设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和探究的空间。

2.课程内容有时代气息,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体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成性。

3.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4.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立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资源库。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科学设置各年级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开设适量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2.以教研组为单位,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整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学术委员会、年级部及各学科组组织各年级的校本课程开设。

4.新课改领导小组按照浙江省新课程改革要求,统一设置各年级各学期课程及课时,年级部实施课程的管理。

5.学术委员会和年级部共同建立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资源库。

黄丽君

史文波

(教务处)

1.完善我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符合课改精神及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

2.完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3、完善艺体课设置,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此领域内得到充分发展。

4.各学科开设富有学科特点的课外辅导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积极探索学科选修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的编排与整合,编制具有特色的教材,逐步建立教学资源库。

 

1.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并及时调整。

2.每学年由学校新课改领导小组对课程设置、开发进行评估。

 

教学

改革

 

1.教学改革思路清晰,主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校本教研氛围浓厚,主题明确,途径与方法多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优化,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与特色项目。

2.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角色、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3.学生有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有生活热情、自信心和进取心,有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4.学生评价制度体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1.结合本校实际,关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着力加强校本研修,让教师在学习共享与互动中获得提高,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改进自己实践行为的队伍,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共同学习共同体。同时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投身事业的引力场,成为教师攀登向上的脚手架,成为教师脱颖而出的孵化器,从而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2.教师有效能的教学:遵循教学规律,落实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好。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和措施。

3.学生有效能的学习:学生有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有生活热情、自信心和进取心,有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的评价机制,学校有切合实际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认真处理好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活动;重视课堂教学优化;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黄丽君

李红宇

(教务处)

1.以三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分年级、分学科逐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的提高,有效的实现三维目标。

2.以校训“天生我材必有用”为方针,建立、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红十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形成独具特色并有一定辐射作用的校本课程。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成熟的教材和成熟的授课体系,并有12本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精品校本教材。建立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学校绝大多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指导学生从事系列的红十字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师训机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开展新课程实施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角色、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操作中积极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5.建立教师协作教学体制。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共同商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自制教学教具、及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6继续加强和充分发挥学校原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优势,将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网络教室和各类实验室均实行开放式管理,以满足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需要,满足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鼓励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创作作品和研究性论文,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研究课题。

1.进一步探索、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与考核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理优化教师资源。

2. 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一年开展一系列的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成立“名师沙龙”,既促进名师成长,又提高名师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3.教师、学生座谈会,查看学生素质报告和成长记录,查看教师档案记录、继续教育证明。

4. 将获奖作品汇编吴兴高级中学《学生评价改革研究案例选集》。

5. 每次研讨活动、课程资料的积累,包括讲稿与发言交流稿、会议记录、开课教案、说课,听课评课资料、照片、出勤记录、学习笔记、体会等。

 

 

德育

工作

1.重视德育队伍建设,注重德育目标与途径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2.重视德育课程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教育服务。

3.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4.在全面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德育的特色。

1.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能力等素质符合中学德育大纲要求。

2.培养学生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与爱。

3.培养学生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对规则的尊重与对大局的服从。

4.培养独立的判断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所有吴高学子都懂得并努力践行:让爱成为一种品质、让人道成为一种信念、让奉献成为人生亮彩。

 

吴建新

 

(政教处)

1建立健全学校德育机构,积极发挥年级部德育育人功能,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德育导师、心理辅导教师的德育队伍体系。

2. 进一步引导班主任、德育导师、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德育理论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理论培训、业务理论考核,举办教育教学管理技能比赛,提高管理水平与育人能力。

3.完善《吴兴高级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吴兴高级中学德育导师考核办法》等,进行常规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定期对育人管理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切实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制度,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和“行为失范学生预警机制”,并予以落实。

4.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家长学校知情机制、家校沟通对话机制以及家长参与机制,更好地发挥家庭这一德育特殊力量的特殊重要作用。

5.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学校德育基地建设,探索社区德育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德育手段,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人生体验和感悟,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教育服务,又组织学生参与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6.努力构建和实施学校德育特色,以建设红十字特色学校为目标,完善红十字课程体系,建设红十字德育基地。

1.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长、或常务

副组长负责落实。

2.由政教处负责德育队伍的系统培训、检查、考核。

3.由年级部负责德育队伍的日常管理、检查、考核。

4.由家长委员会代表负责监督、反馈。

5.由团委、学生会负责地基建设与日常活动的开展。

6.由红十字领导小组理事会负责工作思路的拟定,由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运转。

 

校园

文化

1.校风、教风、学风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人际关系和谐。

2.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

3.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注重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4.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1.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优良的校风、教风。

2.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

3. 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4.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吴建新

朱丽萍

(政教处)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形成高一“读书节”、高二“科技节”、高三“成人节”的分年段有层次的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校园”。

3.开展多种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重点开展社团活动、“红十字博爱月”活动和争创市“绿色学校”系列活动。

4.校园环境建设做到绿化、净化、美化。

1.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各项活动。

2.建立活动档案。

 

 

教育

科研

1. 课题研究结合学校的教改实际和发展要求。教师参与面广,有一批学校科研骨干。

2.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切实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

1.扩大吴高教师教科研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2.省市级课题立项24项。

3.建立名师新课改研究信息报告制度,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4.建立专家工作坊,切实推动我校教师发展。

黄丽君

 

(学术委员会)

1.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奖励制度,将教师论文入录《吴高教科研》,分送兄弟学校,扩大影响力。

2.认真做好每年省市规划课题、教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确保省市级课题立项24项。

3.名师应站在学科教学科研的制高点,建立名师新课改研究信息报告制度,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4.聘请华东师大专家指导我校省级

课题研究,建立专家工作坊,切实

推动我校教师发展。

1.              建立年度教科研统计数据库。

2.制定好名师交流计划,并依据计划进行年度总结。

3.建立工作坊的活动档案。

 

 

队伍

建设

1.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并能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人格魅力;能有效解决面临的困难。

2.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素质发展校本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定校本培养计划;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研究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重视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进一步完善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年级部负责制,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2.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订各级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提速专业发展。

严忠俊

王明华

(学术委员会)

1.              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团结协作,作风踏实,公正廉洁,严于律已。

2.围绕“三个转移”,针对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增加现代学校管理意识,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水平,走内涵发展之路。

3.全校党员干部、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明确发展规划目标的制订和发展性评价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为又好又快发展吴高而努力。

4.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完成第二轮中层干部的选拔工作。

5.进一步发挥党总支的作用,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

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全面落实

各项工作。

 

信息

技术

1.  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学过程、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提高办学质量。

1. 推动信息化建设,把校园网建设成为广大师生充分使用的学习平台、资源平台和办公平台,达到办公自动化标准。

2.重视功能拓展,进行校园网站模块的不断完善更新。

3.本着够用、能用、好用的原则,不断调整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计划方案及时更新设备,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

4.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建立新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制定师资培训计划。

5.建立博客化的教师成长档案袋。

6.充分运用学校所拥有的远程教育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

7. 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艺术达到示范性高中要求。

邓伟雄

李红宇

(教务处)

1.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多媒体点播系统等校园网功能。

2. 成立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信息化环境教学应用等进行公开地监督检查。

3. 有层次地进行计算机维护技能、网络操作技能、教学应用等模块师资培训。

4.学校建立完善校园网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图片资源库,百科知识资源库,电脑小制作集锦等,为师生获取信息和展示兴趣特长提供平台。

5. 营造信息化校园文化氛围,做到各教研组、各年级、各班、学生社团均有特色网页,创设家校沟通平台。

1.适时上传更新典型课例、经验总结、教学反思、个案分析、互动资源,学习内容讨论、网上作业和评价等资料及信息动态。

2.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均有记录和考核。

3.优秀网页评比。

4.师生优秀课件、电脑作品展示评选。

 

保障

机制

1.学校管理方式民主、务实,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形成现代学校管理特色。

2. 周期性地进行学校综合自评,建立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3. 建立社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监督、评价制度,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1.管理民主,校长办公会议、教代会、校务公开等制度健全,并认真予以落实。

2.对照规划认真总结,不断反思,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3. 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

社区教育基地等校外德育网络。

4.努力形成家校共建,互相支持, 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

 

 

严忠俊

莫幸华

(校务办)

1.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重大决策由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2.重大决策须经教代会认真讨论,表决。

3.认真总结每学期的学校工作,听取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反思,及时改进。

4. 组织好每学期家长会。让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德育工作。

5.建立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

6.每学期组织一次家访工作,加强家校联系。

 

1.                              经常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听取

意见和建议。

2.              通过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3.                 年级部要建立家长会电子档案。

查班主任工作手册。

 

发展

成效

1.学生发展:学生个体发展目标清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健康素质、艺术修养、劳动技能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优势潜能得到发现、发掘和发展;学生成长目标有效达成。

2.教师发展:教师在工作与学习、思考与反思中实现自我成长,体现自我价值;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快乐。

3.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学生、家长、社区满意度高。

1.全体教职工形成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2.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

3.学生发展生动活泼,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4.大力开展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活动。

5.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订“135工程”、“名师工程”、“班主任工程”的校本培训计划,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提速专业发展。

6.学校、处室、年级部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目标,做好优秀名师专业成长、教研成果、优秀事迹的宣传工作。

7.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明星等评比制度,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

8.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三个转移”,提升内涵,成为名校。

9.在努力践行“三个转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10.经过三年努力,学校形成一批教学和学术成果,学校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学生、家长社区满意度高

严忠俊

徐 红

(校务办)

1.学校课程安排齐备,学生素质全

面发展。

2.精心举办每年一届读书节、科技节、成人节等系列活动。

3.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期、学年自我发展的目标规划。

5.抓实抓好各级各类校本师资培训工作。

6.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7.在年度工作计划、三年发展规划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后劲。

8.每学期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教育教学管理成果总结推广会。

9.定期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并进行调查问卷。

1.检查课表,开足课程。

2.每年评议学生综合素质。年级部精

心组织学生各类活动。

3.学期、学年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发展性考核评价。

4.与年度考核、名优推荐、职称评定干干部培养荐拔等项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5.校务办公室制定好相应的年度计划。

6.教学常规检查有计划、有总结;各教研组、备课组

上交相应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7.座谈会、问卷调查。

 

 

自选

项目

各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设定评价要素.

 

 

 

 

 

 

说明:本表所列的发展领域和评价要素是学校今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目标,是努力的方向。鉴于目前学校的现状,各校在制定评价办法时可根据自身实际,对发展领域和发展要素作适当的调整。

 

文章录入:马莲红    责任编辑:马莲红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三年发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校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大道南侧 ┋ 校长:黄丽君 ┋ 电话:0572-2678789┋网站备案:浙ICP备06010477号

网站内核:PE2006 SP6 ┋网站维护:砥砺 copyright © 2010-- www.wxg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