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复习课反思

  • 2017.09.20
  • 教研动态
  • 作者:
  • 来源:
  • 点击量:

为了提升高三的复习课质量,学校开展了高三教学质量研讨活动。9月12日上午我代表高三历史备课组开了一节公开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复习课。在全体备课组成员的悉心指导下,本次公开课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不乏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后的高三选考复习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这堂课的反思。

一、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现在距离11月份的选考只有五十天左右的时间了,系统复习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呈现很大的层次差别。有的学生书本已经通过自我复习相当熟悉,基本建构了高中历史的基本框架,他需要的是真题的演练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惰性书本还比较陌生,只是模糊地知道一些大的事件和最基本的历史发展趋向,他需要的是系统的知识的巩固。还有一些学生处于半瓢水的状态,知识也掌握了一部分,解题能力也知道一点,至于教材文本精准的描述,他一点也不会,处于一种不甘坐冷板凳的浮躁状态。基于这样的学情,高三的复习课真的很难把握。只讲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无聊,只讲题目,又会觉得疲于应付。所以本节课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知识层面学生自主整理,能力层面教师引导学生做练习。总之贯穿一个宗旨,让学生动起来。

二、基于“运用”的教学立意

经常有学生来问老师:“我背了为什么还是做错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立意上设置为“学生该背的都背了,该如何灵活运用呢?”在练的过程中,采取三步走的方式进行。第一步,先做,撞南墙,无效的学习也是一个必须有的过程。这里要吸取的教训就是急于告知学生解题的窍门。第二步,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再练习。对比一下前后的解题效率。第三步,教师来点拨,这类题目会出现在哪些章节中,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或变式来考?争取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三、基于历年浙江选考真题的内容选择

选修四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考点多,涉及面广,与必修三本书和选修六都有紧密联系。如此多的知识点如何取舍?在分析了近三年的而高考真题的基础上,我打破了传统通史方式,直接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一是历史地图形选择题在本专题的运用;二是评价说法二选一类型题目在本专题的运用;用了两个题目,分别是2016年10月浙江选考“评价康熙帝”和2015年10月选考“如何评价科举制”;三是以长城为视角梳理秦朝、唐朝和清朝的民族关系问题。

四、学科素养目标导航下的教学设计

   历史学科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家国情怀。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来践行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呢?本节课立足从以下四大能力入手来落实学科素养。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它是完成审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我选择以近两年选考中出现的历史地图类型的题目为载体来练习。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历史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其次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再次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解答试题、测试学生学科能力的关键。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甄选出合适的知识,并将其组织、运用到解答问题中的过程。它通常表现为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重新组织,是迁移知识、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考命题考查的核心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它分为“描述事物”和“阐释事物”两个方面。在这里,我选用近两年浙江选考真题中的第33题来练习。设置下列问题情境:“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学生可能是初次见到如此难度的问题,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一个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它是历史学科考查中的最高能力层次。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前面三个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以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为平台的综合论证和探究能力的运用。在这里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老师总有这样两个心态,一是“担心”,二是“不满足”。总担心学生这个没掌握那个没注意到,总是希望课堂上多讲点多练点。对这节课最大的反思其实就是对我这种心态的反思。本节课内容量之大,学生是难以消化理解的。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够,给他们练习的时间不够,学生疲于应付,效果可想而知。经过本次选考复习研讨,整个高三备课组在复习策略、复习方式、复习进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