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判读》教学反思

  • 2017.09.20
  • 教研动态
  • 作者:
  • 来源:
  • 点击量:

   今天下午,我在校地理教室开设了《气候类型判读》公开课一节。这是我在本学期开设的第一节公开课,也是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尝试高三年级备考阶段公开课。从构思到备课到最后展示,大约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课程结束后,校长、年级主任及地理学科教研组各位前辈在一起展开了关于本节课的得失讨论,并提出非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确实让我大受裨益。

首先,我想说说备课阶段的一些想法。在距离高三第一次选考剩余不到两个月的背景下,复习阶段的主旨是在保证知识点全面的基础上尽量挖深,实际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也是直接面对高考最有效率的复习途径。所以,我的想法是尽量完整地在一节课的时间之内展现判读气候方法中的:分布范围、形成原因、气候特点三大依据。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地方性气候分布规律以及判断方法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相关读图问题进行实际应用。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节选片段引入相关内容。也说明地理知识的掌握对于日常生活实际存在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上课过程中收获的正面效果和存在问题。正式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实际环境、学生状况和设备操作等方面与备课设想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让我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短视频的应用很好地在课堂一开始将学生拉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兴味甚浓。学生兴致高涨地在谈论相关的地理信息,并相互讨论。这是本节课的一大成功点。

2.多媒体的联合运用在本节课得到充分体现。结合地理教室先进教学设备完成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模式在上学期的公开课《1998中国特大洪灾启示录》当中已经初次运用。这次的课堂形式虽然较上次略微简单,但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的诸多优点以及值得思考、钻研和改良之处。

3.绘图教学能够非常鲜明地体现地理课堂独特魅力,师生可以在黑板上任意交流,能突破课本和其它教学设备的限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时间安排上,接近一半的时间在师生合作完成气候判读的分布范围、形成原因、气候特点,导致后面拓展延伸部分的地方性气候相关内容没能很好地完成,影响了课堂的完整性。这也是本节课非常大的不足之处。

5.也是由于时间问题,试剑高考当中的优质例题并没能在课堂当中完成解答,影响了学生真正习得解题方法。

评课阶段,各位听课老师都给出了宝贵建议,我也在会后进行了相关汇总整理,获益良多。

可取之处:

1.课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在课堂调度和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很好的把握课堂进程,顺利完成教学。

2.课堂设计新颖,在独特思维当中设计课堂,是值得弘扬和再度提升的优点。

3.多媒体掌握和绘图教学可以成为个人两点特色,值得深入开发。

不足之处:

1.由于第一次开设高三复习班公开课,所以在课堂重点把握上出现了很大问题。应对不到两个月即将到来的选考,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总结提升知识体系以及如何最大效率地增强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所以公开课应该把重点放在实际案例或者真题深入应用解析上。而我却错误地将基础知识梳理放在了课堂主要位置,时间占据较多。导致本节课既像新课又像复习课,学生很难知道本节课应该掌握什么,没达到原本设定的学习目标。

2.虽然课堂设计不拘俗套,但也正因为太注重求新求异,忽略了一些传统的、非常高效的教学技巧,致使学生没能更大限度地高效学习。

3.课堂目标的高效实现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为参照,不能一味根据自己的经验揣测。

4.课堂氛围偏于松散,没有给学生树立紧张的高考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

改进方略:

1.深入研究高考,既要加强自身高考题型训练,又要充分了解高考改革的变化趋势对于地理学科的具体影响。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2.加强听课学习,大量参照学习其它教师的优质教学,取长补短,弥补自身不足。

3.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通过严格作业批改、课堂状态交流、课下交谈等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心声,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有的放矢。增强日后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通过本次公开课交流,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对以后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相信一定会有更加明显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