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文本深处行

  • 2017.11.21
  • 教研动态
  • 作者:
  • 来源:
  • 点击量:

烈日当空的7月,我们齐聚金华,拉开湖州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第一次培训的帷幕。在名家大师的饕餮盛宴中,我们享受语文教学带来的精神食粮。时隔3个月,我们再次相会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浙师大田家炳教育学院,这次,我们投身于课堂教学阵地,真真切切地学习同行的真知灼见。

虽然经历冷空气的洗礼的浙师大校园黄叶飘零、寒风吹彻,但学员们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两天的时间内,聆听了四个专家讲座,六节课。专家们的研究视点不一,讲座的角度不一,示范课的类型不一,但都从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语文教学要向文本要效率,语文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点,向文本深处行进。

一、文本深读要植根于研究

学军中学的韦玲珍老师选择了外国小说中的一篇短文《在桥边》,伯尔的这篇短文内涵深刻,是学生阅读的难点。在我们的日常解读中,我们往往只解读到两个层面:伯尔对德国战后只关注物质建设,忽略精神建设的谴责;小人物在战争之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洋溢着令人乐观的精神。而韦老师植根于自己对伯尔的研究,在教学中将文本挖掘的更加深。韦老师以一个主问题贯穿整节课:读这篇《在桥边》,你读到了什么“味”?甜、苦、酸,层层展开,最后直入文本核心:伯尔更多的关注战后德国人的异化,将人当作数字,将人作为功绩。研读到这个层次,听课者的我们被深深震撼。我相信,韦老师这一解读深度离不开她对伯尔小说的研究,而这样的研究习惯,源于韦老师对文本的敬畏之心,对语文教学的敬畏之心。

二、文本深读要立足于学生

文本深读,是不是越深越好?不是,显然文本深读要立足于学生,文本解读到哪个深度,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刘佩老师在解读《江南的冬景》时,选择了“对联”的方式,“对联”这个方式对于普通的高中生而言是最困难的,而此次授课的对象,是浙师大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所以刘老师在授课时选择了这个高难度的学习活动,而课上学生的反应果然没有让刘老师失望,也让我们听课者感慨。

那么,在我们平时面向普通高中生授课时,究竟要挖掘到哪个深度呢?我想还是要依据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当然如果学生有深入阅读的兴趣,不妨为学生提供多维的解读视角。帮助学生走入文本深处。

三、文本深读要选择适合的学习“活动”

特级教师郑可菜的讲座题为《以活动开展学习任务》,我对这个讲座非常有兴趣,因为此前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课题,因此我一直注意郑老师研究的角度。郑老师在研究中特意强调了活动教学的三个原则: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从学生的“学”出发,活动有层次性,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点、不懂的、不注意的几个点切入。其中郑老师的一句话的我特别有启发:活动设计一定要考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我想,语文教学,很多时候面对难读之文时,为了赶课时,为了考试,我们不惜“满堂灌”,就怕有哪点没有讲到,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他才能真正的走入文本,这时讨论文本解读的深度才有真正的价值。

培训的日子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和影响却是长久的,让我们多研究文本,多研究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深度,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