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高级中学管理制度

  • 2010.03.31
  • 制度建设
  • 作者:
  • 来源:
  • 点击量:

班主任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

      一、考核办法
       1.建立由分管领导、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组成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评分。
       2.学校制订班主任工作考核登记表,先由班主任自评。  
       3.在班主任自评的基础上,考核小组广泛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以及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等部门的意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有关工作的评比和平时的检查、抽查,给予考核评分,作出评价。
       4.班主任考核每学期一次,由考核小组提出初步考核结果,报校长室审批,对成绩优良者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二、考核内容
       l.按时上交各种表格及计划、总结、每学期至少完成德育论文或案例一篇。
       2.准时参加班主任例会,认真完成会上布置的各项工作。
       3.参加学校常规教育“百分竞赛”的活动情况,成绩优良。
       4.能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情况,班级学风好,经常召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 ,文化成绩名列前茅。
       5.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能抓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的质量。  
       6.班内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形成良好的班风(由年级主任评价)。班级学生没有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
       7.能针对本班学生思想实际,认真组织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发动面广,富有特色,讲究实效(年级评价) 。
       8.能及时表彰好人好事,在班级学生中树立有先进典型 。
       9.爱护公共财物,做到教室门窗、防风钩、桌椅及仪器设备保管完好(由总务处评定) 。
      10.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学校、年级组织工作落实,执行认真(由政教处评定) 。
      三、奖励办法
      根据班主任的考核内容及工作实绩,按等级评定A,B,C考核奖,每学期期末发放。
      A等奖励每月200元;B等奖励150元;C等奖励60元;班级发生严重责任事故,则不得评奖并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和措施。

 

 

 

关于副班主任的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养成教育,学校决定在专职班主任制度的基础上,试行副班主任管理制度。具体安排如下:
      一、副班主任管理职责
       1.指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了解本班学生的一些发展动态。制定学生学期学习讲座、撰写专项工作计划(每学期不少于3次)。
       2.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生分享自己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经验和教训。引导所在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每月至少与学生沟通、谈话、谈心5人次以上并有记录。
       3.期中、期末考试前必须做考前学习动员与考试纪律教育1次,在期中考试后对学生成绩和学习方法进行分析,与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谈话,指导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4.协助专职班主任做好所在班级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配合专职班主任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辅导。
       5.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树立学习标兵,弘扬班级正气,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每学期至少参与专职班主任组织1次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作业展览、学习经验座谈会、班级技能小竞赛、班报班刊制作等等。
       6.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指导工作,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和应试辅导。
      二、工作要求
       1.每学期按照学校要求准时上交副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
       2.各副班主任组织专题讲座、参观、班级主题活动需要其他党员教师、专任教师协助或使用物品、工具、教室,可将方案提前上报年级、学校,由学校协调解决。
       3.学校鼓励各副班主任进行工作交流和工作创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活动。
       4.各副班主任应及时填写好工作手册,期末上交学校,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
      四、评比工作
       1.学校对各副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表现作为各类评优及职称评定的依据。
       2.学校每学期末组织一次班级学生对副班主任的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工作表现评选出“优秀副班主任”,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3.各年级部若有其它规定则可结合考虑。

 

 

 

教师家访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电子(电话、电子邮件)联系;
       3.请家长来校座谈。
      二、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荣辱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家访原则
      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重点是学习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四、家访要求
       1.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必须达到全班学生总数的1/3,任科老师、年级主任、行政干部密切配合,每学期必须家访4-6人,各班每学年必须遍访学生家庭一次。
       2.学生因病、事假、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家访。
       3.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5.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6.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7.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硬性指标,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8.做好家访记录,撰写家访日记,并做好访后分析。
      五、家访注意事项
       1.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2.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
       4.尊重家长,抱着热诚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切忌与家长“